鄂西北山区传统春节风俗

2024-10-18 10:10:23

1、办年货  俗话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当家人进城或到集镇买回烟酒茶、香烛、年画、烟花爆竹和日常用品。山区的农家都自家养猪喂兔,放养鸡鸭鹅鱼。每当隆冬腊月到来时,家家户户要“杀年猪”,“宰鸡鸭”,自行熏制干鱼腊肉、干鸡腊兔等农家特色土菜,还要做年糕,碾糌粑,蒸糯米泡甜酒;炒好花生、瓜子。加上自产的蜜桔、核桃、板栗、柿干等。再买回一些时兴的水果、糖果、糕点。还要给全家老小每人买一套光鲜的衣裳。一家人辛苦了一年到头,过年亲戚、朋友、邻居都互相串门,谁都想把年货办得丰盛些。

鄂西北山区传统春节风俗

3、祭祀灶神爷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又称“小年节”,或称“祭灶节”。这天,世界风俗网,旧有“祭灶神”的风俗。家家户户在灶前贴两匹灶君升天时骑的“纸马”,用果酒、糕饼、纸帛作祭。并敬以麦芽糖,意为粘住灶神的嘴巴,不让他在玉帝面前说话。或用酒糟涂抹灶门上,以醉灶神,在玉帝面前不能说话,就是说话,玉帝听到的也只是一些胡言乱语,不敷以信。祭礼完毕,将灶君旧像揭下烧毁,换上灶君新像,并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对联。还有横幅“一家之主”。

鄂西北山区传统春节风俗

5、吃团年饭  除夕那天,等待外地的亲人赶回家中之后,家家户户在大年那天中午要张罗一桌特别丰盛的宴席。恙栊分崴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等十多盆美味佳肴,摆满大圆桌。白酒、啤酒、饮料款款齐备。一阵鞭炮声后,全家围席而座,谓之“吃团年饭”。席间,父子、伉俪、爷孙、兄弟、姐妹互相敬酒敬菜,欢声笑语,热闹不凡,祥和至极,只有桌上那大盘里盛的大鲤鱼是只看不动筷子的“看碟”,要待正月月朔那天到了才可以吃的。这意味着全家喜庆,年年有鱼(余)。要是动了筷子,戳烂了或吃掉了,旧年就没有鱼(余)了,新年也没有鱼(余)了。老人们就会认为这是不吉利的,会弄得全家不快乐。因此,吃年饭之前,尊长们要告诉小孩们,做到人人自觉维护“年年有鱼”的局面,以长保家庭富裕幸福、和睦吉祥。团年的时间也要根据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如祖上是黄州的团年的规矩“鸡不叫,狗不咬,半夜里团年黄州佬”。

鄂西北山区传统春节风俗

7、贺年  贺年是春节期间字斤谯噌最普及又极富人情味的传统礼仪。新年伊始,人们扶老携幼,出门走访亲戚朋友。各自带上极具地方特色的礼物(品)登门颊籍蕖慷造访,互致新年祝贺,加深情感联络。贺年风俗和风格各地不尽相同,但一般于月朔上午不走亲友,要在家里“守财”。中午后可以就近走访爷爷奶奶、叔伯婶娘。因此,自古以来就一直承传着这么一句俗话,曰:“月朔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意思是说,月朔这天,一般不走访远门亲戚,只给已分家(居)的父母,祖父母,叔伯等尊长们贺年;初二这天,要出门造访岳父母大人及岳家亲人;待初三、初四及以后的几天里,就可以去造访外祖父母,舅父母及其它远门亲戚或朋友了。

鄂西北山区传统春节风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