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殖和垦植的区别
一个意思,没有区别。
垦殖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ěnzhí,意思指将荒芜的土地开垦成为良田。亦作“垦植”。开垦荒地,进行生产。
出处:
《三国志·吴志·华覈传》:“诚宜住建立之役,先备豫之计,勉垦殖之业,为饥乏之救。”
《陈书·高祖纪下》:“周旋千馀顷,并膏腴,堪垦植。”
《魏书·高宗纪》:“入其境,农不垦殖,田亩多荒。”
徐迟《入峡记》:“当然,湖泊蓄洪垦殖是要搞的,这几年搞了一些,还继续要搞。”
近义词
开垦,读音是kāi kěn,汉语词语,意思是把荒地垦植成农田,开辟成可以种植的土地和开创某种事物。
出处:
鲁迅《书信集·致榴花社》:“新文艺之在太原,还在开垦时代,作品似以浅显为宜。”
闻一多《死水》诗:“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晋书·食货志》:“又於征伐之中,分带甲之士,随宜开垦。”
明 高攀龙《申严宪约责成州县疏》:“境内有荒芜田土,宜竭力开垦。”
洪深《劫后桃花》六十:“我本来是青岛本地的人,因为外国人压迫我们,我们才搬到黑龙江去开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