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专心是天生气质还是后天训练
我个人是相信每一个个体都是先天基因和后天经验互动出来的结果。后天的学习仍有它不可忽视的力量。当然先天基因所给予后天学习的极限在那里,我们如何得知,大概父母的仔细观察,用心体讵畿缤耒会是最好的方法,如孩子很认真,但数学怎么读都没办法弄懂,就应该接受孩子这方面的限制,不再强求。若没把握,必要时,也可请“专家”评估(如孩子是否有音乐的天份,或孩子是否有学习障碍)。

UC伯克利(UC Berkeley)的教授邦格(Silvia Bunge)在研究大脑时,指出孩子能不能专心和他的认知控制的能力(Cognitive Control)有关。她说明孩子在想办法避免分心时,不只是在对抗外在的一些令人分心的事,如上课时,旁边的同学在作鬼脸;还有内在的分心因子,如“我没办法做这个”的想法。
原来,孩子对自己没有信心,也是分心的主要原因之一。外在的因素,有时不是我们可以完全掌控的,但内心里对自我的肯定和信心是我们可以在一旁鼓舞的。让孩子在面对自己的错误或较难的挑战时,有“我不会没关系,我可以试。” “试不成没关系,我可以学,我可以请别人教。” 的态度。不要在孩子出错时,一味指责孩子“不用心”“不认真”或“不专心”。
后天的培养,应仍有帮忙的。想办法延长孩子对他所做的事的兴趣,可以增加专心。如孩子玩娃娃,只会抱一抱,换一下衣服,五、六分钟就没兴趣时,可以和她玩带娃娃去动物园,想像各种动物在吃午餐等等,把玩娃娃这个游戏延长。
有个俄罗斯的研究:请孩子乖乖站着,二分钟就不行了。让孩子假装他们是站岗的士兵,可以站11 分钟。另外,学者也发现,让孩子抄袭老师黑板上的字,有些孩子觉得“我没办法跟老师写的一样好”而不愿意写。(家庭教育 www.qingchunlizhi.com)但假装是匹萨店的点菜侍者,孩子都会想办法记住、写下客人点的菜,结果比要求他们写的(抄袭老师黑板)多出许多。(注:研究中的孩子年纪是五、六 岁)这些例子给的启示很明显。换个适合孩子年纪的玩法,如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孩子的学习效果会有明显的不同;之外,我相信也有助于专注力的增加。
孩子年纪小,专心的时间,本来就比较短,随着成长,即使风格不同,仍会逐渐增长。请耐心陪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