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污水中的硝化系统工艺
1、与低负荷相对应,生物硝化系统的泥龄SRT一般较长,这主要是因为硝化细菌增殖速度较慢,世代期长,如果不保证足够长的SRT,硝化细菌就培养不起来,也就得不到硝化效果。实际运行中,SRT控制在多少,取决于温度等因素,但一般情况下,要得到理想的硝化效果,SRT至少应在15d以上。

2、生物硝化系统的回流比一般较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大。这主要是因为生物硝化系统的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已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如果回流比太小,活性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就较长,容易产生反硝化,导致污泥上浮。

3、生物硝化系统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Ta一般也较传统活性污泥工艺长,至少应在8h之上。这主要是因为硝化速率较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速率低得多,因而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

4、硝化工艺混合液的DO应控制在2.0 mg/L,一般在2.0~3.0 mg/L之间。当DO小于2.0 m爿讥旌护g/L时,硝化将受到抑制;当DO小于1.0 mg/L时,硝化将受到完全抑制并趋于停止。生物硝化系统需维持高浓度DO,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硝化细菌为专性好氧菌,无氧时即停止生命活动,不像分解有机物的细菌那样,大多数为兼性菌。

5、硝化细菌的摄氧速率较分解有机物的细菌低得多,如果不保持充足的氧量,硝化细菌将“争夺”不到所需要的氧。另外,绝大多数硝化细菌包埋在污泥絮体内,只有保持混合液中较高的溶解氧浓度,才能将溶解“挤入”絮体内,便于硝化菌摄取。

6、生物硝化系统一个专门的工艺参数是硝化速率,系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坡庥汩赴每天转化的氨氮量,一般用NR表示,单位一般为gNH3-N/(gMLVSS·d)。NR值的大小取决于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所占的比例,温度等很多因素,典型值为0.02 gNH3-N/(gMLVSS·d),即每克活性污泥每天大约能将0.02 gNH3-N转化成NO3—-N。

7、硝化细菌对pH反应很敏感,在PH为8~9的范围内,其生物活性最强,当PH<6.0或>9.6时,硝化菌的生物活性将受到抑制并趋于停止。在生物硝化系统中,应尽量控制混合液的pH大于7.0,当pH<7.0时,硝化速率将明显下降。当pH<6.5时,则必须向污水中加碱。
